2025年,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全年计划完成交通项目投资36亿元以上,力争突破40亿元。4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建成通车,3个项目加快推进。

一是推动4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推动京昆高速合阳至蒲城段、108省道大荔县城至大庆关公路、207省道蒲白界至孙镇公路、209省道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目前,京昆高速合阳至蒲城段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土地预审、稳评等12项前期手续办理和框架协议签署,正在办理设计批复、先行用地手续,预计7月开工建设。108省道大荔县城至大庆关公路已经完成工可编制、稳评等5项前期手续,目前正在办理工可报批、建设用地手续、环评等前期手续,计划6月底开工建设。207省道蒲白界至孙镇公路已完成工可编制、环评、稳评等前期手续,正在办理土地预审手续,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209省道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已完成环评、稳评等8项前期手续,正在办理洪评、建设用地等手续,预计6月底开工。

二是确保4个项目建成通车。确保年底前西延高铁富平段、209省道临蒲界至故市转盘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242国道冯原至澄城、342国道曹村至孙家河公路2个项目高填方段及地质灾害段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建成。目前4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是加快3个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108国道蒲城过境、108国道韦庄至蒲城(澄城段)、大荔育红至埝桥3个项目,力争尽早复工建设。目前,108国道蒲城过境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报批手续,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108国道韦庄至蒲城(澄城段)已完成1.5公里水稳层及1.3公里防撞护栏施工,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大荔育红至埝桥项目已完成7.2公里路基工程及大桥一座,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

全市定制客运的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17家道路客运企业相继开通渭南至西安、渭南至咸阳机场、渭南至西安高新、南郊辖区各大学、高校等24条城际定制客运线路,各县(市、区)陆续开通县境内20条农村定制服务客运线路,全市共投入350辆9座及以下小型化定制客车。全方位呈现“线下购票向线上预约、进站上车到定点乘车、传统出行向定制出行多元化选择”的三位一体定制客运发展新模式。

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三点围绕、多面辐射”的创新发展思路,稳步推动全市道路客运定制化服务创新发展。

一方面,是“三点围绕”。一是围绕西安主城区区域布局。根据群众购物、上学、就医、工作出行需求,全面发展渭南主城区、各县至西安的市际定制客运,开通渭南、白水、蒲城、大荔、澄县、合阳、华阴、潼关、富平至西安和东陈电厂至西安、庄里至西安定制线路;二是围绕咸阳机场重点枢纽站布局。服务商务、旅游或者度假等出行人群,开通白水、蒲城、合阳、华阴、富平至咸阳机场定制线路;三是围绕渭南各县(市、区)区域布局。解决上学、务工、探亲、商务等出行便捷,开通合阳、华阴、蒲城、澄城至渭南定制线路。

另一方面,是“多面辐射”。一是试点辐射。随着蒲城通村客运定制线路、白水通村客运“微公交”的开通,将原有效益较差无经营业户的线路,更换为通村定制客运化服务试点,促使了客源的稳定,扭转了当前企业亏损经营局面,走出一条通村客运的新路子、新模式。二是中心辐射。支持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以县域主城区为中心点,向交流频繁毗邻县辐射,大力发展县与县之间的定制客运,开通合阳至蒲城、蒲城至合阳、尧山至大荔、合阳至韩城等定制线路。三是通村辐射。形成县内通村客运定制化服务出行“多面辐射”,开通蒲城至孙镇、荆姚等4个乡镇7个建制村,白水至史官等4个乡镇8个建制村,华州区至大明、金堆2个乡镇4个建制村,潼关至秦东镇2个建制村,临渭区至吝店镇个2个建制村,大荔至安仁镇2个建制村,合阳至百良乡等4个乡镇8个建制村的通村客运定制化服务线路。

2025年,计划在现有基础上,适时开通19条定制客运线路(主要包括:1条省际线路合阳-运城,7条县际线路和10条县内线路,以及1条毗邻县线路),预计新增投入94辆定制客车,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绿色、安全、便捷出行。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融合共建。建成县乡村三级客货邮324个服务站点,开通25条客货邮融合线路,投入代运邮件、快件客车和公交车81辆,投入货运班车34辆;潼关、澄城、白水成功创建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二是打造物流寄递体系。建成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72.72%;建成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1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邮政、顺丰、京东、德邦四个品牌快递服务进村基本达到全覆盖。

三是全面推广创建经验。在全市推广运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创建经验,推动富平县、合阳县、临渭区持续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鼓励其他县市推进城乡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等既有网络、运力资源、信息共享等融合发展。

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一是实施好“路网补强”提升行动。拓展乡镇通三级公路成果,持续推进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推动骨干路网提档升级。

二是实施好“安全保障”提升行动。加快危桥“消危”行动,消除2020年底前存量危桥。推进重点路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提升本质安全。加强农村客货运输安全监管,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公路易发灾害路段提升改造。

三是实施好“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农村公路政策法规体系,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持续完善“路长制”长效运行及考核机制,夯实县级主体责任,提升治理水平。以路况自动化检测、“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转型。

四是实施好“出行品质”提升行动。创新养护生产模式,积极探索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一体化养护新模式,提高养护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完善农村交通驿站、停车区、观景台等路域服务设施,积极在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客货运输站点、公共停车场等场所配置充电基础设施,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五是实施好“融合发展”提升行动。建设30公里乡村产业路、旅游路。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交农融合试点。推进城乡客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客运线路覆盖广度和通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