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两会特稿】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刘坤 王丹又一个春天来临,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澎湃活力,升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看数字车间,一排排机器人手臂翻飞,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望广袤沃野,一架架无人机腾空穿梭,在犁铧翻起的新泥中飞播希望的种子。观文化市场,《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世界动画影史
2025-03-02
提消费扩投资,“任务之首”如何破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围绕这一“任务之首”,会场内外开启了一场“群
2025-03-11
经济日报 杜秀萍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餐一饭,关系舌尖安全;一老一小,连着朝夕幸福……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一桩桩关乎群众幸福指数的“小事”,一步步上升为民生大计。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全国财政支出中,超过70%的比例被用于民生领域,彰显了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2025-03-05
读报告 话“支点” ④:首提 “投资于人”“民生导向”,关乎你我的幸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民生为大”成为一大鲜明特色。“民生”这一关键词共计出现20次,报告中还提出了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投资于人”等创新理念,为民生工作赋予了新内涵与新方向。本期《读报告 话“支点”》,我们特别邀请到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一同
2025-03-11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图/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网”据新华社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时表示,未来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025-03-06
今年以来,潞州区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快建设首善之区”目标,秉持“求其上”理念与“跳起来摘桃子”精神,狠抓项目、培育产业、优化环境,全区各企业、各相关部门鼓足干劲,多点发力,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产业优化注活力。立足各镇街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西白兔镇加速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园链式发展,不断完善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