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瓦尔·赫拉利:历史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来源:市场资讯当科技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各方面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是否还能基于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做出良好的决策?或者说我们在做的决策还是我们自己判断的吗?我们该如何从历史进程中去理解当下世界格局变化?历史学家、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等

    2025-04-04

  • 不合时宜的赛博格:《伴侣物种宣言》直面生与死的“亲缘关系”伦理

    一、转换:历史语境与“元类别”自1985年《赛博格宣言》文章发表,到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哈拉维十年间接受过6次访谈[1],与谈者均会针对《赛博格宣言》提出问题,而在文章发表20年之后,学界还为纪念此文进行了一次书评特刊征集,为其写评论的学者包括凯瑟琳·海勒斯(Katherine Hayles)、罗

    2025-03-27

  • 研究发现:比起医生,患者更喜欢与AI沟通

    在使用AI进行医患沟通的问题上,医院至少面临两种选择。他们可以不在沟通中告知患者AI的使用,因为告知的话会影响满意度。他们也可以选择告知患者,因为这符合知情同意的伦理规范和相关法规。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告知患者不仅符合伦理,也并不会对满意度造成太大影响。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与那些因为过于忙碌

    2025-03-13

  • 《流浪地球3》开机,吴京刘德华主演,沈腾惊喜加入!

    4月15日,电影《流浪地球3》宣布开机。吴京和刘德华是《流浪地球3》的主演,如今还加入了一位国民演员——沈腾。在电影的开机仪式上,郭帆、吴京、沈腾一同上台。吴京称希望自己多一些喜剧,沈腾多一些动作戏,特别期待沈腾的打戏。据悉,《流浪地球3》是由郭帆、龚格尔、叶濡畅担任编剧,郭帆执导,吴京、刘德华、李

    2025-04-15

  •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被移植到人体

    新华社 中国研究团队伦敦时间26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移植的肝脏各项生理功能表现良好,这将有助于解决移植器官短缺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带领西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以一只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猪为供体,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名已脑死

    2025-03-27

  • DeepSeek写的还是人写的?西湖大学教授用AI识别AI,准确率90%

    随着DeepSeek、ChatGPT等AI大语言模型的飞速进化,机器生成内容越来越“拟人”,“真假美猴王”的经典桥段,正在人工智能领域重演。西湖大学张岳教授的“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研发出一款能够识别机器生成内容的AI程序Fast-DetectGPT,能够以96%的准确率识别ChatGPT生成文本,对

    2025-03-13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对话合作是必答题

    2025年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1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强调,对话合作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傅聪说,人类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清辉,是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他呼吁人们以语言为媒,以对话代替对立,以包容消弭分歧,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

    2025-04-16

  •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用好科技携手应对人类挑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表示,当前,人类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应用好科技携手应对这些挑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当日在北京举行。王瑞杰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

    2025-03-28

  • AI狂飙中更需人文教育成为生命锚点

    北京日报 杜梨所谓思接千古,驰想天外,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狂飙,人文教育更应该成为可靠的锚点——因为这里有“意义为何”的本质追问,有对生命本真的无尽眷恋,也会见证人类面对机器的终极答案。这段时间,人工智能持续带给人们震撼,当AI已经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公文、辞藻华丽的诗歌,“有没有必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