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关于刷脸或者人脸识别,长久以来有不小的争议。对于这样的争议,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公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给出了答案,它明确提出了“非强制性原则”,也就是说“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方式”。而为了
2025-03-30
3·15晚会丨曝光个人信息“黑洞”!有平台号称一天处理100亿条数据
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很多“精准获客”的商业广告。这些商家声称他们研发了一款全新的大数据获客软件,可以为商家精准获取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方便商家拨打电话推广自己的业务和产品。简单说,就是只要购买使用这款软件,商家就可以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自由拿到自己想要的海量个人消
2025-03-15
本文转自【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来又有一些老年人落入诈骗陷阱。这些骗子专盯老年人的养老钱,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骗取老年人的投资款。这些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保本高收益”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一旦资金链断裂,往往面临巨大损失,使老人网上投资血本无归。退休在家的张先生最近
2025-03-30
虽然现在大家用微信越来越多使用短信越来越少但一有短信信息还是会忍不住看一眼~就在最近不少小伙伴差不多都收到了类似短信有网友表示自己所在辖区有人相信了这个短信被骗了49万近日深圳警方发布提醒紧急!“假合约”骗局多地爆发!假合约骗局九大套路剖析近期,106短信引流诈骗再度变种——新的 “合约扣费” 的短
2025-03-19
青年青睐“轻相亲” 73.9%受访者表示周围有人尝试过参加相亲活动,74.2%受访者提醒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恋综式旅行”、线上打卡、线下社群聚会……当下,一些基于兴趣互动的相亲形式受到年轻人欢迎。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
2025-03-31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3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接口随意调用、数据花钱可买……为什么总有人能够“轻易”获取我们的隐私信息》的报道。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实施,我国信息安全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一些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机构在网络安全防护中措施不足,
2025-03-20
4月1日起,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将正式施行,对于哪些公共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信息如何防止被滥用或泄露,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如何保护,新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都有明确规定。通过立法规范,划出了安装摄像头的权利边界,也能更好保护人们的隐私权、
2025-04-01
原标题:新闻1+1丨如何给个人隐私保护,再加把“锁”?近日,新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一个未成年人,只是因为不满互联网上一名网友对某位韩国明星的评论,于是就在社交媒体,公开了包括该名网友在内的多名网友的隐私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单位信息
2025-03-20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型消费陷阱时有发生。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期投诉热点,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注意以下事项:谨慎识别促销活动真实性,警惕价格欺诈部分商家通过虚构原价、夸大折扣(如“原价999元,限时
2025-03-04
来源:浙江法治报 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但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或者冒用等问题却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出现了“被结婚”“被办公司”“被贷款”等等一些现象,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少困扰和损失。这些事件背后,个人信息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的,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线又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