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行|避暑山庄: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

    3月18日,彩画工匠正在对普乐寺前山门进行保护修缮。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雕梁画栋’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美,宏大巍峨的建筑因彩画而平添绚丽锦色。彩画也是木构建筑对抗风雨的第一道防线,其所用颜料可以避湿、防虫。这层薄薄的彩衣,分布在梁枋、斗拱之上,饰建筑之华丽,护木构之周全……”3月18日下午,记

    2025-04-02

  • 三星堆文物复制品将亮相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中国新闻网 据三星堆博物馆11日消息,今年4月启幕的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三星堆青铜神树等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将亮相中国馆,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目前,三件文物的复制品已从四川广汉出发运往日本。据了解,中国馆是大阪世博会用地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重点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我国从古至今在绿

    2025-03-12

  • 运用红色资源增强年轻干部的斗争精神

    光明日报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提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

    2025-03-03

  • “藏品数字库”赏更多文物 “虚拟展厅”24小时观展 科技让文物看得见活起来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称《文物保护法》)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法律,此次时隔20余年再次修订,有哪些新理念、新措施值得关注?记者采访了深圳博物馆副馆

    2025-03-24

  • 热搜第一!美国返还“摇钱树”等41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有网友@大英博物馆……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我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包括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素面带盖铜钫、陶说唱俑等,种类涵盖陶器、玉器、青铜器、佛造像、画像砖及藏传佛教文物等。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欢迎,期盼更多流失文物回国。还有网友@大英

    2025-03-04

  • 文物当上“网红”后,年轻人开始“整活”了……

    近日,国家博物馆的一款文创“凤冠冰箱贴”迎来高光时刻上市仅8个月销量突破100万件还带动凤冠全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过亿为了“抢”到它有人在网上持续 “蹲库存”有人一大早就到国博门口排队#抢凤冠冰箱贴的队排到了国博大门外#话题登上热搜榜一枚冰箱贴解锁古人“顶流”审美这款畅销的凤冠冰箱贴原型是明代孝端皇后

    2025-03-28

  • 瞭望 | 机场+博物馆打开文化触达新空间

    文 | 岳栋近日,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开放。以机场+博物馆的新探索,打开了文化传播触达的新空间。突出一个融字,消融文化展示的固定边界。机场作为交通枢纽,通常为满足公众出行需求服务。机场+博物馆的出现,打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围墙”,将文化浸润嵌入旅客

    2025-03-04

  • 西部机场博物馆:3日内门票已约满

    2月26日,全球机场首家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旅客提前预约,不出机场也可领略“长安”的文化底蕴。开馆迎来首批游客据悉,西部机场博物馆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4层,处于安检区外,整体采用仿唐式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包含基本陈列展览(四方馆)、专题陈列展

    2025-02-28

  • 青海:历时两年完成唐吐蕃时期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修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3月29日电 (记者 李江宁)3月28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发布信息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出土的银饰金王冠与鋬指杯完成修复。青海乌兰泉沟唐吐蕃时期墓葬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唐吐蕃时期壁画墓,其墓室壁画与出土

    2025-03-29

  • 3月1日起实施!这些新规和档案息息相关

    兰台之家 3月20日起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档案局联合出台《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附一图读懂)《办法》共31条,涵盖登记档案管理总体要求、档案收集与保管、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迁移、档案查询与利用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自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