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环球时报记者 王琪 杜天琦 任重】2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习近平指出,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今年我同普京总统已两次交流,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就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绍伊古表示,俄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也会见了绍伊古。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国际局势正经历深刻调整过程,绍伊古此访对于中俄在复杂国际问题上的战略互动、沟通与合作,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互信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俄罗斯专家谢尔盖·萨纳科耶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在促进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
绍伊古时隔3个多月再度访华
习近平在会见绍伊古时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中俄关系将迎来一系列重要议程。双方各层级要保持密切沟通,全面落实我同普京总统达成的共识,弘扬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新时代中俄关系精神内核,不断深化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助力两国共同发展振兴。双方要继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充分发挥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作用,巩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大方向。
绍伊古转达普京总统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表示普京总统高度珍视同习近平主席的真挚友谊和密切联系。俄中组合在世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大国关系典范。绍伊古表示,中方一直积极推动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俄方对此深表赞赏。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28日称,这是绍伊古在过去三个多月时间里第二次访问中国。2024年11月,他访问中国数日,其间同王毅在北京共同主持中俄第十九轮战略安全磋商。
2月28日,王毅会见绍伊古时说,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深厚民意基础和独特战略价值,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受第三方干扰影响。新时代中俄关系不仅超越冷战式军事同盟模式,也超越阵营对抗式陈旧思维,越来越展现出新型大国关系的韧性和从容。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一如既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不可撼动。
绍伊古表示,俄中拥有高度的政治和战略互信,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双方作出的坚定选择,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俄中在国际事务上立场高度契合,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框架内密切协调。
俄知名东方学家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接受俄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俄中高层在北京的会谈对于保持双边关系的整体积极基调非常重要。俄方对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所举行会谈的成果,以及中方在会上表达的乌克兰问题立场均十分关注。这位学者认为,俄中双方接触有助于加强经济合作互信。
俄新社援引专家的观点称,绍伊古此次访华再次表明,俄中就两国关系发展及国际形势演变进行密切协调,这对两国共同应对各类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在俄乌冲突相关方积极接触的背景下,俄中各层级保持沟通有助于进一步协调彼此立场,能够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2月28日,中俄双方就乌克兰危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绍伊古介绍了俄美接触最新情况和俄方立场考虑,表示俄方致力于消除乌克兰危机产生的根源,寻求达成永久、公平、可持续的和平方案。王毅表示中方将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
俄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俄中关系愈加成熟稳定。两国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加强多边协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绍伊古访华是中俄保持高度战略互信、巩固战略合作基础而采取的实质性行动。中俄关系不仅涉及双边层面,而且是涉及全球战略稳定、区域乃至全球安全秩序构建方向的重要大国关系。
美媒:俄对与美国的谈判态度谨慎
据俄新社报道,俄美代表团2月27日在美国驻伊斯坦布尔领事官邸举行了大约6.5个小时的闭门会谈。俄外交部2月28日发布消息称,两国此前一天举行了专家级磋商。双方商定采取联合措施,在互惠基础上确保俄美外交使团活动资金畅通无阻,并为外交官履行公务创造适当条件。双方还谈及美方“非法扣押”俄方6处在美国境内的外交不动产的归还问题。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认为,此次会谈将是一系列磋商的开始,旨在构筑互信,消除影响美俄关系的“刺激物”。
《纽约时报》称,同样在27日,普京称赞特朗普政府为修复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所做的努力。他出席俄联邦安全局委员会年度会议时称赞美国新政府的“务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看法”,相比之下,往届其他美国政府充斥“刻板印象和救世主式意识形态陈腔滥调”。普京表示,与美国新政府的初步接触“激发一定希望”,“双方都愿意努力恢复关系,逐步解决世界安全架构中积累的大量系统性和战略性问题”。
不过《纽约时报》说,普京对俄美谈判进展持谨慎态度,表示一些西方精英“仍然意图煽动世界不稳定,并试图破坏或抹黑已启动的对话”。报道认为,这番言论很可能针对的是欧洲领导人,因为他们对特朗普政府突然改变方针感到失望。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2月28日称,有分析认为,俄美之间开展务实接触释放积极信号,为后续更多有关谈判创造条件。“俄美向关系正常化又迈出一步”,俄《消息报》28日说,俄美代表团在此轮谈判中讨论了恢复使馆运作的问题。两国重启的对话涉及广泛问题,除了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经济、能源等议题。不过正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月27日所言,“没有人期望俄美关系能够轻易、迅速得到解决”。俄罗斯在与乌克兰危机有关的许多问题上的立场是原则性的。俄“军事观察网”说,当前俄美对诸多问题的谈判和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双方针对两国关系和乌克兰问题的交锋与博弈或将继续深入。
英国首相从美国“空手而归”
乌克兰“ukr.net”新闻网28日说,有分析称,当前,俄罗斯、乌克兰以及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在与美国积极接触,试图在有关乌克兰的谈判中占据更多主动与优势。接下来,各方的诉求、利益的矛盾可能将进一步凸显。
当地时间27日,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在白宫举行会谈,同样引发舆论关注。法新社说,特朗普当天就乌克兰问题的语气有所软化,但依旧拒绝在欧洲迫切需要的美国安全保证方面作出任何明确的承诺。
据报道,特朗普27日表示,在安全保证问题上,他对“很多事情持开放态度”,但希望首先达成俄乌之间的协议。特朗普认为,普京将“信守承诺”。这位美国总统拒绝接受斯塔默的警告——没有美国作为安全“后盾”,即便达成停火协议,俄罗斯也有可能再次进攻乌克兰。路透社援引特朗普的话说,与乌克兰达成的矿产协议就是该国的安全保障。
斯塔默2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英国确定将向乌克兰派遣地面和空中部队,为未来俄乌和平协议的执行提供支持。《纽约时报》称,当天被问及若英军在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目标时,美国是否会伸出援手,特朗普含糊其词道,“我一直认为英国人不需要太多帮助”。
英国《卫报》27日刊文称,虽然斯塔默与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并排坐着,但两国之间的鸿沟看上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法新社说,英国首相成为继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后本周第二位在乌克兰问题上“空手离开”华盛顿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