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刘婧汐 易佳颖
编 辑丨朱益民 张伟贤 黎雨桐
3月3日,“雪王”蜜雪集团(02097.HK)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报262港元/股,高开29.38%,此前该公司将IPO股票发行价定为每股202.50港元。
截至午盘收盘,蜜雪集团涨超40%,股价报283.6港元/股,总市值为1069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蜜雪集团聚焦单价约6元人民币(约1美元)的高质平价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旗下有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和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
暗盘交易已引发市场狂热
作为全球现制饮品龙头,蜜雪集团此前暗盘交易已引发市场狂热。
富途单家的数据显示,蜜雪集团报收250港元,较发行价202.5港元上涨23.46%,每手账面盈利达4750港元。而辉立暗盘表现更为强劲,盘中一度冲高至285港元,涨幅超40%,中签者最高可赚8250港元/手,这一表现远超同期港股新股。
这在新茶饮板块整体向下的大背景下非常罕见。此前,茶百道港股上市首日破发26%,奈雪的茶和古茗首日跌幅分别为13.54%、6.44%。
据招股书披露,蜜雪冰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现制饮品企业,聚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单价约6元(约1美元)的高质平价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
蜜雪冰城超99%为加盟门店,于业绩记录期内,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根据加盟模式向加盟商出售门店物料(包括食材及包材)和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收入为总营收贡献97%。
国信证券指出,蜜雪冰城的增长核心在于“低价+下沉”模式:57.2%的门店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并通过自建供应链(全国5大生产基地、12小时配送网络)将损耗率压至0.3%,支撑规模化扩张和成本优势。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蜜雪冰城表面上是一家现制茶饮公司,但蜜雪冰城实际上的主要收入来源却是供应链与加盟商。
登顶港股“冻资王”
此外,2月26日上午,蜜雪冰城港股公开发售正式结束,其融资认购倍数高达5125倍,认购金额突破1.77万亿港元,成为港股新一代“冻资王”。这一现象级IPO不仅刷新了港股市场的记录,更是将原来由快手保持的最高冻资纪录刷新了近5000亿港元。
另一方面,冻资规模创新高的背后,是多元资本的竞逐。根据公告,蜜雪冰城已于本次IPO发行中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M&G英卓投资管理、红杉中国、博裕资本、高瓴集团、美团龙珠等,共认购2亿美元。
“这是新茶饮在资本市场久违的热闹场面。”有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21年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登陆港股后,新消费赛道经历估值回调,此后“破发”成了“魔咒”。
蜜雪冰城此番开局,却得到了港股独独偏爱。“资本市场是需要有更强的想象空间,蜜雪无论是下沉市场,还是海外市场的想象空间,都更大。”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另一方面,蜜雪门店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品牌,”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其门店总数已经达到了46479家,超过了星巴克和麦当劳。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实现营收186.60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34.91亿元,同比增长42.3%。这些亮眼的业绩数据也为蜜雪集团的IPO增添了不少光彩。
对供应链的较强把控使得蜜雪盈利能力领跑行业。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集团分别实现了136亿元、203亿元及18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49.6%及21.2%;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32亿元以及35亿元,同比增长5.3%、58.3%及42.3%。
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爆发
A股方面,3月3日,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06万亿元。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34%,深成指涨1.08%,创业板指涨2.12%。
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新能源方向,个股普涨,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固态电池以及新能源方向集体大涨,多只概念股涨停。
消息面上,固态电池的事件催化不断,梅赛德斯-奔驰与FactorialEnergy合作研发的锂金属阳极固态电池首次应用于量产车平台,标志着固态电池向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2025年3月18日—19日将在安徽蚌埠举办“2025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3月20日—22日,中国国际固态电池展将在南京博览中心举行,聚焦固态电池技术。再加上周末汽车行业销售数据大爆发,使得整个电池板块人气高涨。
中信证券亦在周末发布研报称,结合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的重要催化来看,2025年是半固态电池成熟产品推出并逐步放量,全固态技术路线逐步明晰并收敛的重要年份,建议把握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部分内容来自 券商中国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