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赵江波

南阳有“早清明”的祭祀风俗。随着清明节临近,中心城区周边的9个经营性公墓迎来了祭祀高峰。一些市民在祭祀逝去亲友时发现,其中3个公办公墓的惠民举措、公益属性和民营公墓的商业气息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3个公办公墓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营策略、政策、资金等支持,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品牌影响力下降、服务支撑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使其民生托底的能力被削减。

针对目前公办公墓面临的问题和困境,顶端新闻记者于清明节前夕进行了采访。

公办南阳独山公墓大门


3座公办公墓历史悠久,承担民生托底职能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殡葬制度的改革,南阳市中心城区周边陆续建起了独山公墓、卧龙公墓、民族公墓3座公办公墓。其中,独山公墓建于1990年,是豫西南地区最早设立的经营性公墓,卧龙公墓和民族公墓分别于1993年和1999年投入使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三座公办公墓在服务群众、推进殡葬新风、托底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访中,顶端新闻记者发现,时至今日,这三家公办公墓在做好日常经营工作的同时,将公益属性放在重要位置,在墓园内设置了大面积的公益性墓区、免费生态葬墓区,实行免费下葬或低价出售。

“我们是南阳市民政局直属的国有企业,还承担了市级公益性公墓的职责,因此我们这里很多墓位都是公益性质的,对特殊群体实行低价和免费政策。”南阳益民墓园副主任宋海超对顶端新闻记者说:“卧龙公墓于2003年更名为益民墓园,由南阳益民墓园有限公司运营,不过广大市民还称我们为卧龙公墓。”

在连续数日的走访中,顶端新闻记者发现,独山公墓、卧龙公墓、民族公墓的墓穴价格相对较低,大部分墓位的价格比民营公墓低三至四成,部分相同规格墓穴的价格仅为民营公墓的一半。此外,这3家公办公墓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停止了超大墓位和豪华墓位的建设和销售,取而代之的价格在1万元以下的惠民墓区和大量免费墓位。

4月1日,一位市民在民族公墓选购墓位时称:“我看了这里的价格,感觉还是比较便宜的,比我之前看的几家民营公墓的价格要低不少。”在采访中,顶端新闻记者发现,与民营公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办的独山公墓、卧龙公墓、民族公墓门口均设置了鲜花服务台,前来祭祀的市民可以免费领取鲜花,从而替代纸钱和鞭炮,而大部分民营公墓却在出售鲜花。

公办卧龙公墓在清明节期间免费向市民赠送祭祀鲜花


面对6座民营公墓的“绞杀”,公办公墓遭遇发展困境

进入21世纪,南阳市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常住人口连年增加,原有的三座公办公墓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市民需求。自2005以来,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南阳龙凤陵园、紫山汇仙陵园、龙岗陵塔园、羊山陵园、凤凰陵园、宝座山文化故园6家民营公墓先后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一面要托底民生需求,坚守殡葬制度政策的底线,引领殡葬新风;一面要应对新建民营公墓的激烈竞争,在市场中争取生存空间,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这3家公办公墓面临着巨大压力。

“我们也知道,新建的几所陵园投资巨大,设施豪华,硬件条件比我们要强得多,这是我们不能比的。”目前,民族公墓的名称是卧龙区殡葬文化展览中心,该中心副主任伊胜杰称:“我们属于事业单位,受制于政策、制度、资金等制约因素,我们在内部管理、资金投入、岗位设定、对外宣推等方面无法做到民营公墓的灵活处置,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弱。”

近期,顶端新闻先后以《清明来临之际,市民希望南阳民族陵园提升管理质量》和《高价买的墓地像乱葬岗?南阳卧龙公墓遭市民诟病为题》先后对民族公墓和卧龙公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4月1日,顶端新闻记者在民族公墓和卧龙公墓看到,这两处公墓已经对墓区环境进行了大幅的提升改造。

为何公办公墓的管理维护落后于民营公墓?伊胜杰对顶端新闻记者说:“和民营公墓不同,我们的首要职责并非盈利,而是公益性托底保障服务,所以我们的收费较低,也没有闲散资金和其他融资渠道;再者我们受到的监管也比民营公墓严格,每笔收入和支出都要经过财政审核,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整治改造都需要投入人力、财力,我们必须在有限的资金内做好民生保障托底工作,这也很无奈。”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政策制度方面的限制,独山公墓、卧龙公墓、民族公墓投用时间早,在发展历程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困境。其中,卧龙公墓目前面临的困境最大,宋海超称:“卧龙公墓占地将近100亩,经过32年的运营,可用的墓地已经所剩无几,预计还能承载1000余个墓位,但是新批用地遥遥无期,未来发展受限。”

南阳龙凤陵园内新修的墓区

南阳龙凤陵园内新修的墓区


缺乏有效宣推举措,市民被迫在“信息茧房”中承担高价墓地

“看到南阳这3座承载了老南阳人无限哀思的公办公墓,如今落后于只顾着挣钱的民营公墓,内心五味杂陈”“我始终信赖公办公墓,希望有关部门能持续给予它们关注和支持,让它们有更好的发展,更好地为我们老百姓服务”“这些年,钱不好挣,这些公办公墓的托底服务让我们感到安心啊”......在采访中,很多南阳市民向顶端新闻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公办公墓的支持。

南阳独山公墓如今的名称是卧龙区殡葬改革服务中心,是卧龙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作为南阳最早设立的公办经营性公墓,独山公墓曾承载和寄托了南阳人无尽的哀思和深厚的情感,是南阳人心中的“十三陵”。然而,随着众多民营公墓的崛起,独山公墓渐渐失去了优势,品牌价值持续弱化。

公办南阳独山公墓的占地面积为150亩左右,和2005年建成的民营南阳市龙凤陵园面积大致一样,但是龙凤陵园在20年内售出了12000余个墓位,而独山公墓在35年内只售出了不到9000个墓位。顶端新闻记者发现,独山公墓之所以在近年来逐渐被冷落,与其宣传推广政策的缺失有很大关联。

南阳市龙凤陵园于创建初期,在城区和河南油田设立多个代办处,将服务和产品宣传延伸至基层,此外,南阳市龙凤陵园还开通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宣传路径,与广播电视台、报社等官方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广优质服务,使自身的良好形象得以在市民群众迅速树立起来。

南阳羊山陵园气派豪华的宝塔和牌坊大门

除了南阳市龙凤陵园,紫山汇仙陵园、羊山陵园、宝座山文化故园等民营公墓在宣传推广上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宣传推广的不断投入,使南阳市龙凤陵园和紫山汇仙陵园成为南阳市民如今首选的“墓地第一品牌”。

与民营公墓的大力宣传、广泛推广截然相反,独山公墓、卧龙公墓、民族公墓3座公办经营性公墓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顶端新闻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这三座公墓,显示的相关信息十分稀少。卧龙区殡葬改革服务中心主任杜峰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我们也想宣传推广,但是作为事业单位,我们无法做到民营公墓的灵活自主,很多活动需要向上级报备申请,这也让我们丧失了市场主动权。”

清明节即将来临,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贺鑫希望通过顶端新闻建议南阳市有关部门:“南阳这三座公办公墓曾是南阳人的‘心灵守望’,如今在6座民营公墓的市场‘绞杀’下,依然坚守公益属性,维护民生基底,坚持低价策略和免费政策,很不容易。希望有关部门能在资金、政策、管理上提供支持,适度放宽限制,加大宣推力度,让更多老百姓知晓公办公墓的惠民政策和免费信息,而不是在‘信息茧房’里被迫承受高价墓地。”